育肥是养殖最赚钱的环节。去年以来,县上启动实施“百公里、百万只”育肥示范带建设,计划用五年时间建办130个标准化规模育肥场,年出栏总规模160万只,打造全省“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标准化肉羊生产基地县。目前已建成育肥场8个,年出栏规模50万只,正在规化建设30个,年出栏规模30万只。双庙村年出栏20万只育肥场总投资1.8亿元(基础设施8000万元,机械设备1600万元,流动资金8400万元),占地265亩,建成标准化羊舍79栋,建筑面积8.7万m²,单批可存栏育肥羊7万只。2020年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7月11日以来累计进羊34600只。 用最少的人养最多的羊。育肥场秉承现代化设计理念,配置全封闭自动供料系统、全封闭自动清粪系统、全封闭自动供暖系统以及全封闭自动换气系统,实现了全程自动化管理,节省了大量人力投入,单批满存栏7万只羔羊仅需20人饲养管理,人均饲养管理3500只。 用最短的时间长最多的肉。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和高效健康养殖方法,全营养配方精准饲喂,根据羊只成长的不同阶段调整饲料结构,均衡营养搭配,实现精准饲喂、快速育肥,130日龄即可育成,出栏时间缩短20天。 用最严的标准产最大的效益。引进国内顶尖的养殖科研技术团队,实行工业化育肥,同时进场、同时育肥、同时出栏、同时屠宰,确保环县羊肉产品基因一致、规格一致、品质一致。育肥场敞开收,合作社、养殖户二月龄羔羊随到随交,每日可向屠宰厂供应50公斤同标同质育成羊600只。每只羔羊净利润200元,20万只育肥羊总净收益4000万元,形成了效益虹吸,解决了育肥环节利润外流的问题。
为深入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并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今年以来,环县畜牧兽医局按照县委、县政府草羊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针对全县群众羔羊卖难和育肥环节的短板问题,大力推进育肥场建设,持续推动群众增收。截止7月底,全县已建成存栏千只以上育肥场28个,正常投产后,年可新增加出栏20万只,按照“育肥补助”利益联结机制测算(育肥场收购农户的断奶羔羊进行集中育肥,育肥场每只补助30元,农户每只补助10元),群众可直接增加收入200万元。 环县牧康公司10万只肉羊绿色集成产业园是全县肉羊绿色集成示范园,位于洪德镇赵洼村赵山组,占地239亩。项目总投资1.08亿元,按照“四园二中心”分区建设。“四园”。即草业园区。占地30亩,新建草棚1座7400㎡,园区内主要集饲草收集、储存、加工于一体,年计划加工产出饲草10万吨;饲料加工园。饲料加工厂建筑面积3200㎡,主要进行羊只全日粮加工,年产全日粮10万吨;羊只育肥园。建设羊舍14座26208㎡,共分为A、B、C、D四个育肥区,年育肥三批次,每批次育肥羊只4万只,年内共出栏育肥羊12万只;兽药生产园。占地30亩,建设办公用房1000㎡、生产用房5000㎡,主要生产中草药和集成兽药,用于牛、羊、鸡、猪等防疫,确保饲养肉质绿色环保。“二中心”:即产业产品检验中心。建设羊肉、饲草、饲料、兽药、疫病五个检测室300㎡,主要对产业园内生产的羊肉、饲草、饲料、兽药、疫病产品进行检测和防疫,确保产品绿色环保;产业产品体验中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①熟食餐饮部,为产业园参观的游客和往来商贸的人员提供餐饮服务,以品尝试吃环县羊肉、猪肉、牛肉、燕麦、荞麦、小杂粮等各类特产和制品为主;②展销部,以销售环县羊肉、猪肉、牛肉、燕麦、荞麦、小杂粮等各类特产及制品为主;③酒店客服部,建设住宿服务用房40间600㎡,为育肥园参观的游客和往来商贸的人员提供住宿服务。 截止目前,产业园已完成阶段性建设,其中:育肥园区完成棚圈建设2.6万平方米,圈舍配置自动化、智能化的上料、除粪、环控、消毒、测温和称重系统,饲喂羊只1万只,完成出栏500只;草产业园区已完成机械安装调试,开始正常收购、加工、生产,已收购草品6千吨,加工草品200吨;饲料加工园区建成原料库4700㎡、成品库2000㎡。同时完成主车间的设计及合同签订,预计12月竣工;品检中心完成实验室建设350㎡,设备正在购置中;兽药生产园和产业产品体验中心二期工程计划明年动工,园区土地已完成平整。生活区、大门、更衣室、车辆消毒通道、人员消毒室及值班室等附属设备也已完成建设,投入使用。
环县正丰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创建成立,由“三社一公司”(世强养殖、久丰农机两个专业合作社和“山童牧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一而成,集养羊、种草、购销、餐饮为一体,既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青贮、养殖、防疫、销售方面的指导服务,又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农户发展养殖脱贫致富,形成了“龙头引领、集群发展”的发展格局。 公司位于环城镇白草塬村,占地69亩,目前可羊存栏陇东黑山羊6200只,年繁育育肥出栏肉羊3万只,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创利600万元,资产规模达5300余万元,是全县最大最规范的陇东黑山羊全产业链企业之一,被授予“国家示范合作社”、“甘肃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省级陇东黑山羊种羊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是推行订单产销模式,辐射带动农户脱贫。流转土地1000亩作为饲草料基地,大力发展规模化、订单式种植和养殖,采取“555”合作模式(以统一提供种羊、饲料供给、疫病防治、技术服务、管理指导的“五统一”模式运行,以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回收羊只,年底再按社员养殖户交回羊只总金额的5%给予分红)吸纳农户加盟合作社,结为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累计带动周边1000多农户发展饲草和养殖产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8户),使户均每年增收5000元,通过加入合作社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二是发展全产业链循环养殖,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了从种羊繁育、羔羊投放、肉羊育肥、技术培训、疫病防治到羊只回购、生羊屠宰、订单销售、餐饮供应多位一体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公司业务的拓展,不仅为全县90多名贫困户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吸纳了周边21名贫困大学生从事财务、电商、行政、营销、技术等业务,实现了稳定就业。 三是依托优质品牌开拓市场,提升肉羊产业效益。2015年投资350万元,在县城创办了“山童牧歌”羊羔肉餐饮总店,年销售陇东黑山羊5000只,年营业收入400余万元,完成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闭环,为环县羊羔肉全国餐饮连锁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参加和举办赛羊会、品鉴会、推介会等活动,不断提升品牌和企业知名度,“山童牧歌”牌环县羊羔肉荣获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有机高端优质黑山羊品牌效益逐步凸显。 依托品牌优势,公司下一步发展陇东黑山羊计划: 一是投放计划。2021年2月开始至9月在华池、环县、合水、宁县、正宁和镇原等地陆续调引陇东黑山羊1-3岁能繁基础母羊2万只,种公羊1350只,选育后于2021年10月底完成投放。2022年2月至6月调引1.5万只,回购选育上年养殖户繁殖的能繁母羊0.6万只,选育后于10月底投放2.1只,年底可存栏黑山羊母羊6.3万只,种公羊0.45万只(其中上年产母羔1.2万只,当年产母羔1万只),共计6.75万只。2023年回购选育上两年养殖户繁殖的能繁母羊2.8万只,10月底完成投放。预计年底公司投放的选育黑山羊基础母羊存栏可达到18万只(其中上两年母羊产母羔2.82万只,当年产母羔2万只),种公羊1.2万只。原基础散养户存栏规模约13.2万只,种公羊0.88万只。到2023年底环县可存栏陇东黑山羊基础母羊31.2万只,种公羊2万只,可达到向外供种条件。 二是投放区域。2021年11月前在小南沟乡100户、罗山川乡100户、毛巾乡60户、芦湾乡60户、南湫乡100户、山城乡60户、秦团庄乡60户、车道镇100户、虎洞镇60户、八珠乡60户发展黑山羊养殖户760户,基础母羊2.28万只,种公羊1520只。在小南沟乡及滩羊场牧场或毛巾镇周边建设10万亩轮牧草场试点,承载黑山羊种群1万只,实现产值8500万元。 三是订单回购措施。给选育的黑山羊种群植入电子溯源耳标,录入溯源管理系统,投放的种群繁殖的羔羊凭系统信息全部回购。和乡镇确定的黑山羊养殖专业户签订订单协议。回购价格为30元/斤,高于现行市场价至少9个百分点,争取用三年时间突破12个百分点。 四是管理措施。选定适合发展黑山羊乡镇,镇村提供属地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备选名单,公司和被选定的属地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选定养殖户,养殖户由属地合作社管理,公司给予合作社一定比例的利润分成。建立环县黑山羊溯源管理系统,做好种群档案管理,把严疫病防疫,净化种群疫病,给开发全国陇东黑山羊种羊和黑山羊羊肉市场做好基础性工作。成立养殖户管理团队(含属地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跟踪观测养殖户饲养情况,提供饲养配方,指导专业户养殖,给养殖户生产扩繁的羊羔植入电子耳标,在环县黑山羊溯源管理系统录入生产、系谱、防疫等信息,建立羊只身份档案,规避近亲繁殖风险,确保品种纯正,实现陇东黑山羊系统化电子管理。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户加入环县黑山羊养殖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群策群力,打造一支专业的黑山羊养殖队伍。 五是种羊场建设。按照畜牧局2021年在县内新建10个1000-2000只黑山羊种羊场的方案,利用牧场新建3000只黑山羊种羊场一处,秦团庄乡新建3000只黑山羊种羊场一处。 六是营销体系建设。投放的黑山羊种群出栏黑山羊商品肉羊,2021年底前出栏约1.7万只(其中公羔1.4万只,淘汰母羔0.3万只);2022年底前出栏约2.26万只(其中公羔1.8万只,淘汰母羔0.46万只);2023年底前出栏约7.8万只(其中公羔6.1万只,淘汰母羔1.7万只)。原则上不屠宰黑山羊母羔。计划2021年销售山羊3.5万只(黑山羊2万只),实现产值6300万元;2022年销售8万只(黑山羊5万只),实现产值1.6亿元;2023年销售12万只(黑山羊10万只),实现产值2.4亿元。建设多平台线上销售渠道,开设牧场直播间,积累粉丝。选择一些高知名度网红,合作带货。继续稳固和开拓线下销售渠道,制定和完善与各地分销商的合作机制。营销中心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存档,对客户建立VIP群,成立环县黑山羊俱乐部,定期免费组织俱乐部成员来产地牧场体验,和乡村旅游衔接起来,制定和羊产业有关的各项活动,开展全程直播,让客户体验式消费,宣传环县宣传产品,建设客户群推广体系。在北京等一二线城市建设餐饮+产品实体样板店,实现“以店养店,以店促销”。体验式营销,将是环县羊羔肉的最有价值的营销手段。 七是品牌建设。为提高环县羔羊肉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竞争力,着力打造环县特色黑山羊肉这个品牌,向全国消费者传输“黄土地、天然草、山泉水、童子羊”等经营理念。建立完整的可溯源防伪认证体系,是中高端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也是自我保护的必要手段。公司的羊肉产品已经过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认证,利用环县黑山羊溯源管理系统,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认证所购买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班次、羊源编号等有关信息,有效地保证产品安全,提高产品重复购买率。建立客户定期回访制度,随时听取客户的意见,确定产品研发方向。环县羊羔肉在市场已具有广泛影响力,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利用其差异化的特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滩中高端市场,走出一条具有环县特色的肉羊发展之路。借助和跟进2021年政府制定的宣传政策和途径向全国消费者推广环县黑山羊肉,与全国各甘肃商会,餐饮渠道名店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走入全国中高端消费人群中。积极与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地甘肃商会对接,拓宽销售渠道,陇东黑山羊羊肉礼盒产品现已远销全国各地,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理事长:胡小东 地址: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曲子镇西沟村孙家河队 经营范围:养殖羊、驴、牛及家禽 合作社简介 环县豪顺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1月,位于曲子镇西沟村孙河组。现有社员260户,其中贫困户30户,党员6人。合作社负责人胡小东属于原在乡养殖能人大户。该合作社设立之初,主要以小尾寒羊、绒山羊、黑山羊养殖为主。2017年7月,合作社与中盛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万只优质肉羊基地”的号召,按照“331+”肉羊产业互助合作扶贫模式,带动本村30户无自主脱贫能力的贫困户发展湖羊养殖,助力脱贫增收。法人胡小东以圈舍场地、资金、技术等量化入股75万元,按照每股500元,计1500股,股比31%;30户贫困户以资金、土地入股160.5万元,共计3210股,股比69%。共计折股量化235.5万元4710股。圈舍建设按照雨污分流、人畜分离、粪污无害化处理的建设标准,新建了标准化湖羊养殖棚圈2栋1360平方米,饲养量可达1500只。配套建设饲草料贮存加工、堆粪场以及办公室、消毒室、兽医防疫室等基础设施。技术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牧康牧业公司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防疫服务。2018年11月份,合作社提前一一个月向带动贫困户按照合作协议每户分红15000元,除了10000元用于偿还贷款外,每户贫困户净收益5000元,是全县第一个实现带动分红的“331+”养殖专业合作社。截止目前,合作社累计产羔2749只,每胎平均产羔2.1只,成活率达到97%以_上,共出栏2039只,已实现收入285万元,现羊只存栏134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