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优质羊品种>>滩羊>>正文

一、产地和分布

滩羊来源于蒙古羊,它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劳动人民长期精心选育成的一个独特的裘皮用绵羊品种。从300年前文献记载中,不仅有美丽的花穗而且有花穗名称。据清雍正六年到乾隆元年(公元1728-1736年)《甘肃通志》记有花毯“宁夏出者佳”。甘肃省环县与宁夏的同心、盐池等县连成一片,自然条件和植被类型基本相同,这一地区在历史上相对人少地广、草场宽阔,曾经是蒙古族人民和各民族之间往来、进行商品交易的地带。使蒙古羊向南迁移,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和人们对裘皮、毛毯的需求,开始重视和选择毛细、光泽好、易着色、弯曲匀称、花案美观的羊进行选配,逐渐形成与蒙古羊不同并具有独特品质的裘皮用绵羊品种。

滩羊最早发现在宁夏,所以统称宁夏滩羊和二毛皮。其实这种羊分布范围不仅限于宁夏,而在甘肃省的环县、靖远、景泰、皋兰、榆中和会宁等县也有分布。其中环县、景泰、靖远三县和会宁县北是甘肃省的重点产区。

二、体型外貌

滩羊体格中等大小,鼻梁稍隆起,公羊有螺旋状角。母羊一般无角,或有而不发达。骨骼结实,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体躯略窄,尾为脂尾,上宽下尖,垂似萝卜状,有的尾呈“S”弯曲,超过飞节。四肢端正结实,头肢杂色较多,被毛为异质毛。羊毛群众用来擀毡,性能良好,亦是当地生产地毯的良好原料。

三、生活习性

传统上,环县滩羊终年放牧,一般羊群60~100只,个别每群130~160只,甚至超过200只。近年来为了减轻草原超载过牧压力,逐步推行了封山禁牧措施,使得滩羊转向半放牧半舍饲或全舍饲养殖,每群数量大大减少,大的群体40~60只,小的只有10~20只。滩羊棚圈简陋,圈内有避雨雪的敞口窑洞。

滩羊公羊6、7月龄性成熟,2岁后配种。母羊1.5~2岁开始配种,2~2.5岁时产羔,发情周期15~20天,平均18天。妊娠期147~155天,营养良好的母羊终生可产7只羊羔。配种方式均为本交。中心产区习惯9月以前配种,第二年1、2月产羔,称为冬羔。次滩羊区每年11月开始配种,第二年4月产春羔,皆为单羔。近年来,由于饲养方式、条件得到改善,双羔率和年产两胎的比较多见。

滩羊初生重平均3.74㎏,自然毛长4.6㎝,公羊羔略高。肩部弯曲4.3个,花案清晰者约50%。二毛期(1月龄)平均活重6.21㎏,肩部毛股自然长度8㎝,弯曲4.4个,最高达7个。优良花穗占70%以上。二毛期皮板面积2278-3740平方厘米。净肉重5㎏左右,屠宰率50.3%,肉质嫩美,为人们所喜爱。成年公羊体重40㎏,重者可达60㎏,轻者仅30㎏。母羊体重32㎏,重者45㎏,轻者25㎏。成年羊可剪秋毛0.75㎏,母羊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