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地和分布
陇东黑山羊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山羊品种,曾以盛产西路黑猾皮和紫绒而著称。品种具体形成时间,无据可查。因其主要分布于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又因两地彼此相毗邻,以子午岭为界,故1982年经中国绵羊山羊品种志编辑组讨论,建议定名为子午岭黑山羊。1980年甘肃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后,为新发掘品种之一,被列入《甘肃省畜禽品种志》,命名为陇东黑山羊。
本品种主要产在陇东黄土高原区的环县、华池和合水等县,庆城、镇原等县的大部分山羊亦属该品种。其肉质细嫩,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膻腥味极轻,食后肥而不腻,香而不膻,回味无穷,是当地群众肉食的主要来源。
二、体型外貌
陇东黑山羊体格中等,公、母羊均有角,偶见无角个体。少数山羊颈下咽喉处有小肉垂一对。被毛以黑色为主(占77%),青色次之(占7.7%),也有白色(占5.9%)、花杂(占9.4%)等色。未剪毛的当年羔羊,全身黑亮,遍布卷曲,花穗清晰、美观,俗称“猾子皮”。
三、生活习性
陇东黑山羊的活重,因季节、饲养管理和草场条件和不同而差异很大,公羊平均体重24.1㎏,最高43.5㎏,母羊平均24.9㎏,最高43㎏,优秀羯羊可达60㎏。该山羊品种产肉潜力大。在终年放牧条件下,抓膘性能优良,羯羊屠宰率为47.6%,净肉率为48.5%。
陇东黑山羊繁殖性能较好,羔羊6月龄左右性成熟,8月龄配种,一生产羔6~8胎,母羊发情配种无严格的繁殖季节,一般集中在冬春二季,以2~4月份产春羔最多,少数母羊5、6月份产夏羔。双羔率为2%~4%。